本网讯 同宝煤业坚持向内挖掘降本潜力,向外拓展创效根基,以精准策略破解发展难题,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。
精打细算,成本管控“拧紧阀门”
成本控制是提升效益的核心。该矿将成本管理全面嵌入生产经营各环节,制定并实施《降本增效管理办法(试行)》,明确各部门职责,强化全员降本意识。依托物资消耗规律与生产实际,升级精细化管理平台,科学制定成本预算并实行定期分析。严格执行“无立项不投资、无预算不支出”,严控非生产性开支,确保成本可控在控。材料审批执行“连队初审—科室复核—分管领导终审”三级审核机制,每项申报需明确用途、使用地点及依据,实施月度消耗核销,对超支单位进行次月计划核减,重点加强支护材料、电缆等易耗品管控,提升物资计划准确性。
以“精细管控、智慧赋能”为抓手,定制开发“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软件”,实现“周期—工种—尺码”三维精准管理,做到“按人、按岗、按期、按码”精准备货,显著提升库存周转率。推行“ABC管理法”“物资共享”及“每天一复盘、每周一整理、每月一抽检”机制,库存周转率提高20%,平均库存压缩15%,呆滞物资处理率大幅提升至50%。加强支护材料回收复用,托盘回收率持续保持在85%以上。同时开展废旧物资“大清理、大整顿、大回收、大复用”专项行动,对全矿物资进行全面清查和分级评估,建立闲置资产台账,推动资源盘活。对废旧设备分级维修、拆解再利用,通过改造、拼装等工艺,使旧件重新“上岗”,大幅减少新购成本。
开源增效,价值创造“拓宽渠道”
“节能降耗是必答题,不是选择题。”在严控成本的同时,该矿积极开辟新的价值增长点。强化煤质源头管理,重点对井下各运煤系统及采掘工作面水煤、铁器、杂物、大块矸石进入运煤系统等问题每周开展全覆盖检查,严防杂质混入运煤系统,有效控制原煤含杂率。加强洗选监督,严控入洗量,提高精煤回收率,减少副产品,实现效益最大化。皮带栈桥项目建成投用,有效缓解煤炭运输压力,保障原煤入洗。推进产品结构优化,实现保供煤向市场煤转变,当前优质煤发热量达6600大卡,硫分1.8,水、灰分均低于10,关键指标契合市场需求。与洗煤厂构建全流程协同机制,共享地质数据、共商配煤方案、联动市场销售,动态优化洗选工艺与产品结构,快速响应市场变化。
推行“预防性检修+精准维护”模式,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档案,科学制定维检计划,对主提升系统、排水泵、供电网络等关键设备实行周检,提前消除隐患,降低故障率,变“被动维修”为“主动维护”,显著提升设备完好率。组织多批次技术骨干赴大通煤矿、朝阳煤矿、三沟鑫都煤矿、岳南煤矿、亿欣煤矿先进煤矿对标,学习沿空留巷支护、“一通三防”等先进经验,结合实际制定提升方案。实施洗轮机节能改造,采用“一用一备”与智能调速,实现能耗与清洁效率最优平衡。
全员参与,汇聚增效“澎湃动能”
降本增效需久久为功、人人尽责。该矿强化文化引导和全员参与,广泛宣传降本增效的重要意义,推广优秀案例,营造“全员节约、全员创效”的浓厚氛围。通过微信平台开设专栏,组织学习《华为的冬天》,引导员工认清形势、献计献策。每月开展材料管理专题培训,“理论+实操+考核”多措并举,提升材料员队伍专业素养。各连队积极践行“过紧日子”,深入开展节支降耗。
综采队创新“六步工作法”,实现液压支架手动反冲洗滤芯清洗再利用,大幅降低成本。机电二队聚焦“微节约”,发起“合理化建议征集令”,提高职工节约意识,利用废旧毛刷、钢板等改制清扫器、牌板架、挡矸装置,有效控制新品投入。机电一队自主开展设备检修,保障新工作面顺利投产,节约外委运输及服务费用,缩短检修周期。综掘队通过自主优化改造溜煤装置,调整溜煤装置倾斜角度,在关键位置加装缓冲挡板,控制煤流速度,掘进效率显著提升。搭建兑料平台,实现物料高效转运。监测队在15106轨道顺槽沿空留巷段施工中,创新实施“预置式回撤法”,将超范围束管整体保留,作为下一工作面预埋管路,使15106轨道顺槽沿空留巷段共节省束管管路消耗1200米,节省材料费用3600余元,同步节省人工成本约20%,体现了“节俭办矿”的扎实成效。
守正笃实,久久为功。下一步,同宝煤业将持续树牢“大成本”理念,把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有机结合,积极探索成本管控精益化新途径、新方法,在“降”与“增”之间寻找最大公约数,努力实现“降本不降质、增效不增负”,坚决打赢打好年度目标任务攻坚战。